2025年10月25日上午,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市鼓楼区文旅局、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主办,南京市鼓楼区图书馆、南京市鼓楼区少年宫、南京市鼓楼区下关街道关工委承办的“承流·开新——致敬中国动画教育创办七十五周年暨南京艺术学院动画学科建设汇报展之公共实践交流活动”文化惠民共建项目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动画系张迅老师及博士研究生陈志杰担任导览讲解,来自南京市鼓楼区多所中小学的百余名学生与家长参加,共同走进南艺美术馆,体验中国动画艺术的百年传承与创新魅力。

活动当天,张迅老师和博士研究生陈志杰以“承流·开新——中国动画教育的百年回响”为主题导览,带领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展览的四个板块:“基因觉醒:肇基担当”、“砥志拓新:探索革新”、“百川归海:艺术与社会共振”、“文化定力:立场中国,对话世界”,循着中国动画教育发展的脉络,展开了一场生动的中国动画探索之旅

在基因觉醒板块中,张迅老师介绍了中国动画教育的源起——20世纪初的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他向学生展示了丁悚、万籁鸣、叶浅予等艺术先驱的创作成果,讲述他们如何将美术、漫画与动画结合,从《上海漫画》《时代漫画》,到抗战时期的“漫宣队”,再到中国首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的诞生,推动中国早期动画从“趣味”走向“启蒙”,奠定了“以趣育人,以画载道”的文化根基。

在砥志拓新部分,张迅老师重点讲解了1950年苏州美专创设动画科的历史背景。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动画高等教育机构,标志着中国动画教育正式起航。他带领学生观看了南京艺术学院校友参与创作的《葫芦兄弟》《九色鹿》等经典作品的设计手稿,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早期动画艺术家在技术探索与美术表现上的开拓精神

进入百川归海展区,学生们看到了钱家骏、浦家祥等南艺校友在上海美影厂时期的创作档案与工作照。陈志杰详细讲述了这些动画艺术家如何以民族美学为核心,确立“中国动画学派”的艺术范式,创造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他鼓励同学们思考:艺术创作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时代担当

最后在文化定力板块中,陈志杰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动画学科自1999年复建以来的发展历程与教学成果。向大家展示了近年来师生获奖作品、国际交流项目以及“南艺动画数据库”等科研建设成果。展现了南艺动画在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浪潮下,坚持学理引领与文化立场、实现艺术创新与社会服务并进的探索路径。


此次“承流·开新”公共实践交流活动以 “文化惠民、艺术共享” 为核心理念,联合推进公共文化志愿服务。通过导览式学习,让家长与中小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中国动画教育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精神,进一步发挥了高校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促进了艺术教育的社会延伸与美育普及。活动充分体现了南京艺术学院动画学科“在地取材、系统训练、开放协作、稳步迭代”的“南艺范式”,以实际行动推动“文化惠民·美育进校园”,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艺术与文化自信的种子,为高校与社会的共建共享、美育创新提供了生动而鲜活的范例。

文化惠民共建项目
“承流·开新”
致敬中国动画教育创办七十五周年
暨南京艺术学院动画学科建设汇报展
公共实践交流活动
艺术总监:林书传
项目支持:薛峰 张祺 张迅 陈志杰
项目策划:徐轩露
项目执行:杨思琪 王思超
宣传设计:杨思琪
摄 影:倪清蓉 曾敬凯
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南京市鼓楼区文化和
旅游局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承办单位:南京市鼓楼区图书馆 南京市鼓楼区少年宫
南京市鼓楼区下关街道关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