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院2025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校园新环境,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9月19日中午,传媒学院在106报告厅举办了“新生心理适应”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张凯璇老师主讲,全程以易互动、强共鸣的交流形式展开,让心理健康知识在轻松氛围中传递。
趣味破冰:在互动中叩开心理之门
讲座以“雨点变奏曲”拍手游戏拉开帷幕,张凯璇老师引导新生通过“指尖轻敲”、“双手拍腿”、“用力鼓掌”模拟不同的雨声,在节奏变化中感知“变化”这一主题,引出新生大学心理适应的话题。随后,她以亲身经历共情分享,快速拉近与新生的距离,为培训奠定温暖基调。
问题聚焦:在交流中拆解适应难题
结合案例,张凯璇老师提出新生容易出现“角色转换、自我认知、学业就业、人际关系”四类适应性问题,以“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形式引导新生敞开心扉。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分享真实困惑。张凯璇老师耐心倾听,针对性剖析问题本质,解读负面情绪、认知偏差等心理困扰表现,并教授从自我评估、持续时间、影响程度判断困扰的方法。
方法传授:在互动中掌握调适策略
讲座中,张凯璇老师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介绍A、B、C型人格特点及情绪调节差异。她设计的“情绪树洞”环节,让新生写下烦恼并现场支招,给出了6类实战策略,帮助新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式。
资源衔接:在问答中明晰支持渠道
讲座的最后,张凯璇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心理健康的核心资源包括系统心理课程、多元525活动、一对一心理服务站等,并通过“问答抢答”巩固记忆:“525心理健康月有哪些活动?”“心理咨询室怎么预约?”新生踊跃举手抢答,进一步明晰了校园心理健康支持路径。
心理健康是贯穿新生大学时光乃至未来人生的“成长能力”。传媒学院也将持续筑牢新生心理成长“防护网”,助力学子以健康坚韧的心态扎根校园,在探索与突破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