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资讯NEWS
当前位置:首页  传媒资讯  传媒新闻
喜报|录音艺术系师生作品斩获FIRST青年电影展长片单元「特别提及」荣誉
发布人:mql 发布时间:2025-08-10 浏览次数:10

FIRST青年电影展(西宁)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电影盛会,以「自由、野性、锐度」为精神旗帜,持续发掘华语电影新锐力量。2025年第19届影展于7月20日-28日在青海西宁举行,本届评委会由伊莎贝尔·于佩尔担任评委会主席,宋晓杰、文牧野、许月珍、易烊千玺、赵小丁六位共同组成主竞赛评委会。共同为青年创作护航。


01.png



在本届影展中,由传媒学院录音艺术系教师范翎、张源康担任声音主创,系内学子共同参与制作的作品入围主竞赛长短片单元两部、超短片竞赛单元一部,其中长片及超短片均斩获相关奖项。


《不游海水的鲸》| 长片主竞赛单元

荣获第十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

「评委会特别提及」荣誉


评委会评语:以强烈作者意识,构建了一个探讨生命循环与时空模糊的影像世界。其空间调度与长镜头语言形成独特韵律,冷冽的单帧画面与精准的历史空间还原,展现出导演对特定视觉谱系的深刻回应与个人化转译。作为一次专注的艺术实验,其在视觉完成度与创作意志的纯粹性上提供了独特的探讨空间,显露了导演未来创作的可能性路径。




(放映现场)


主创合影(右一为录音艺术系张源康老师)


颁奖礼现场照2


主创红毯合影



此前,电影《不游海水的鲸》于2021年获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WIP发展中电影计划“最佳导演”奖,入选第二十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WIP制作中项目“迈进戛纳计划”。2024年入围第三十七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竞赛单元。


东京国际电影节主创红毯合影



《无忧无虑》| 短片主竞赛单元


2023年初内地香港重新通关,常年饱受酗酒困扰的林翎被要求前往香港参加社会福利署的审核,以重新获得儿子的抚养权。但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失控的儿子、难以遏制的酒瘾和地缘身份的尴尬,让她开始思考另一种可能……






《最贵的面条》| 超短片主竞赛单元

荣获FIRST超短片竞赛单元

「vivo手机创作奖」



影片以默片形式讲述一个跨越九年的现实童话。影片由涂海伦导演执导,vivo X200 Pro拍摄,通过全焦段4K 60fps 10bit Log视频细腻勾勒白家面店与“小黑孩”的视觉色彩冲突,以富有细节质感的画面传递出刺破冷漠世界的无言温暖善意。




 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是影展的核心板块,旨在发掘和推广华语青年电影人的早期作品,为其提供权威评价和行业曝光机会。通过严谨的评审机制与多元奖项,成为华语青年电影人进入工业体系的关键跳板。其特色在于兼顾作者表达与工业标准,为青年电影人提供舞台。


本届FIRST青年电影展以“让每个故事都成为起点”为主题,为影展观众们带来1329部来自全球的青年作品,为西宁这座城市带来节日般的电影氛围。当西宁的晚风掠过影院的回廊,FIRST青年展仍在延续它的热辣和深情。


评审流程方面,影片会经过预选评审组和入围评审组两轮审阅,最终由主竞赛评委会决定获奖名单。据FIRST青年电影展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届影展单元收到创纪录的1329部有效报名影片,剧情片占比近80%,纪录片15%,动画约5%。在超短片单元,603部作品中328部为手机拍摄,Z世代创作者用5分钟的篇幅完成对社会现实的解构。


主竞赛单元设有多个奖项,包括最佳剧情长片、最佳纪录长片、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艺术探索、最佳编剧等。此外还有评委会荣誉、特别提及、一种立场等特殊奖项。



创作者以影像为帆,观众以观看为岸。所有未完成的、正在生长的、闪烁着细小光芒的故事,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片刻的落点,也将从这里再次出发。


当飞机划过西宁上空,在影厅中熄灭又亮起的灯光、主创的眼泪、观众的欢笑,都成为了我们最珍贵的回忆。当灯光暗下来,电影在银幕上;当灯光亮起来,电影在我们心里。



这里似乎是一场永不落幕的电影。

“愿电影之神庇佑每一个勇敢的创作者”。



人才孵化·FIRST训练营的传媒星火



FIRST训练营

青年电影人的「极限创作实验室」


FIRST训练营是面向全球华语创作者的电影制作公共培育项目,旨在极限的创作条件中,提倡“动手的乐趣”,从导演、剧作、制片、表演、摄影、美术、声音、剪辑等创作阶段给予实践拍摄指导,希冀从不同维度打造区别于传统学院教育的沃土,以期给新生代电影人以别样的养分供给。


历年来,中外电影巨匠们,贝拉塔尔、莫森·玛尔马巴夫、蔡明亮、罗泓轸、曹保平、郑大圣、张律、陈哲艺、娄烨等导师与来自于不同技术领域的电影人,以共同书写的方式,在西宁独特的地域及人文气候下起笔,带领年轻的电影人寻找朴素的创作冲动、回归创作天性,以洞察再造真实、以灵巧抵达自由。


2025年由Omens Films---卡森(Carson)、迈克(Mike)和乔(Joe)作为年度导师团,与顾问们一起,给42位入选电影人的创作注入活力。学员需在限定主题、资源下完成高强度创作。聆听「自然的预兆」



本届训练营年度导师团



今年,由知名声音指导郝钢老师担任声音顾问,助力入选电影人在极限创作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南京艺术学院录音艺术系三位学子入选FIRST训练营声音工种。他们分别是:



2018级影视录音方向硕士研究生 朱嘉辉


2023级影视录音方向硕士研究生 赖碟


2021级影视录音方向本科生 王颖





传媒学院录音艺术系师生大合影


以声为媒,丈量世界。从训练营的极限挑战到主竞赛的锋芒绽放——传媒学院录音艺术系始终以「技术为骨、艺术为魂」,在声音的世界中探索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