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完善美育课程教育体系,强调思政树人的必要性,并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课程实现优质美育教育资源和教学技术的创新与推广,12月19日下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与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联合举办了数字音乐专题培训讲座《数智化时代的管弦乐团——从音乐教育创新到计算机管弦乐作曲应用》,此次讲座由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南艺传媒学院副教授冯曦主讲,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雨花区教师发展中心、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市中小学的骨干音乐教师参加了培训。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因此从中小学音乐课程思政内涵式建设入手,融入创新的数字智能化音乐教学手段,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主题进行实践,成为此次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培训讲座和相互交流的主题。
冯曦老师以数智化科技新时代下音乐学科教学培养方式的探讨开场,首先提出了应用数字智能化科技手段,将大学本科相关专业中已经成熟应用的数字音乐教学案例,创新性地应用于中小学音乐美育教育的设想;接着回顾了计算机数字化音乐制作技术的代际更迭和智能化演进的趋势;之后进入培训讲座的主体部分:以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两部南艺传媒学院教师2024年原创动画作品为案例,分析其音乐与声音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现场展示了音乐创作工程原稿,讲解了其中基于大规模乐器数字采样的音乐创作和智能化演奏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如何用于符合思政题材的创作,如何用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参加培训的教师们怀着浓厚兴趣体验了数智化音乐创作的过程,并在课上和课下与冯曦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有些老师表示对民族传统乐器和西洋管弦乐器的认知性教学更加直观,可以直接使用软件演奏各类乐器,了解各种演奏技法;还有些老师表示对课堂上使用同学们自己的人声或者打击乐器进行实录采样,并立即进行创意音乐设计是一种非常新颖的形式,一定会使中小学生音乐课堂的参与度和兴趣性得到提升。
最后,冯曦老师展望了数智科技未来的发展及其对音乐教育的推动,指出音乐与影像智能化生成与互动、歌曲各声部分离与重制、个人嗓音AI学习并应用演唱等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技术,都会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音乐课堂将不再是传统的歌曲和竖笛教学,更多样化的参与演奏与创作成为可能。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音乐教研员叶军老师对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讲座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在座的各位中小学音乐教师解放思想,使用最新的数智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传统音乐文化的数字化呈现形式充分发挥,指出思政进课堂、技术进课堂、创新进课堂是十分必要且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