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黄煜教授一行莅临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围绕“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及相关微专业设立与教学”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学习。此次交流活动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创作及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入和运用这些新兴技术。此次到访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理工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张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陈惠云等9位专家学者及工作人员。
会议现场
我院广播电视编导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荃首先对黄煜教授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刘荃老师详细阐述了虚拟制片技术的应用及其对影视产业的颠覆性影响。他指出,虚拟制片不仅能够大幅减少实景拍摄的成本,还可以将数字资产应用于影视、游戏以及未来的购物场景中,极大地拓展了创意的边界和商业潜力。他解释道,虚拟制片通过使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使得创作者能够在一个完全可控的数字环境中进行拍摄。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还能实现传统拍摄方式难以达到的视觉效果。他进一步指出,虚拟制片在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巨大。通过虚拟制片技术,学生们可以在一个安全且可重复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例如,在虚拟制片的课程中,学生们可以使用虚拟摄像机在数字场景中进行拍摄练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影视拍摄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我院动画系教师张祺、广播电视编导系教师许波分享了各自专业在人工智能创作方面的成果。两位老师共展示了三部由人工智能制作的短片,展示了我院在数字影像生成方面的前沿探索。
张祺老师展示了学生创作的一部实验动画作品。学生们利用实拍影像并进行风格化处理,最终制作出了这部实验动画。他表示,学生们首先拍摄了大量实景素材,然后在后期制作中,利用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软件,将这些素材转化为独特的视觉风格,使得作品在视觉上既具有真实感,又充满了艺术的表现力。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开拓了动画制作的新领域,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实践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平台。
许波老师提到,在研究生核心课程视听语言课中,学生们围绕环保主题,利用人工智能生实现了一些传统实拍无法完成的场景化创作。在评分标准方面,他采用了老师评分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本科阶段,技术实现是评分的首要标准,而在研究生阶段,则更重视学生的创意和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希望能够鼓励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意和创新能力。
黄煜教授对传媒学院的教学顶层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评分标准等方面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询问了相关细节。刘荃老师解释道,目前相关课程方案还在调整阶段,尽管面临资金和资源的限制,学院依然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将虚拟制片技术逐步引入教学中。黄煜教授对南艺的教学创新和实践成果表示了高度赞赏,并就未来的合作与交流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两院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也为人工智能在教育和影视创作中的应用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此次交流,南艺传媒学院展示了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的前沿探索和创新成果。黄煜教授一行的到访,为学院在人工智能教学和科研方面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动力。未来,两院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和影视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