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未完成 待续
2024年6月3日和6月9日,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摄影专业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和南京美术馆的两个展览相继闭幕,回顾毕业创作,师生都留有不少遗憾,创作过程中相互磨合所积累的经验教训都随着毕业散去,来年将如往年一样重新再启动一次遗憾的毕业历程。
对于老师而言,学生和作品都是未完成的、待续的,但来不及了,没时间了,就把未完成的你们交给你们自己吧!
贾方
2024年6月10日
作品展示图像类
(按名字首字母排序)
陈琛《四方坪》
这部作品拍摄的是我从出生到大学前没离开过的那3.8平方公里的生活区域——四方坪。
在浏阳河最后一道弯怀抱中的四方坪,半个世纪以来,从曾经的“长沙北郊”到现在的市井街头,这里见证了城市发展的脚步。如今的四方坪是长沙城北的老城区,是一片兼具繁华市井与过往岁月痕迹的地方。
我以一种在街头漫步的形式,将发生在这片我从小到大的土地上的变化记录下来,沿着德雅路一路南行,身边的景观也在不断变化:进口超市、精品住宅、我最熟悉的繁华市井,再逐渐变成衰败的老国企工厂,仅仅一代人的青春,四方坪就发生了如此的沧桑巨变,过去的渔场菜地不见踪迹,曾经辉煌的老工厂如今风雨飘摇。置身其中的我仿佛被拉回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旧时光,感受自我与家乡的连结。
指导教师:曹昆萍
摄影手工书
导师评语
陈琛的《四方坪》以照片墙和摄影手工书的展示方式,为我们展开了半个世纪以来他的家乡——四方坪的繁荣、转型与发展。
作者以一种在街头漫步的形式,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变化记录下来,沿着德雅路一路南行,身边的景观也在不断变化:进口超市、精品住宅到繁华市井,再逐渐变成衰败的老国企工厂,这里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如今的四方坪发生了沧桑巨变,过去的渔场菜地不见踪迹,曾经辉煌的老工厂风雨飘摇。作者通过记录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旧时光,感受着自身与家乡某种特殊的连结。
陈晓琳《敏感纤细的少女心事》
小时候自己摘抄时写下“少年的心绪总是敏感纤细,希望长大后你还是那个愿意张开双臂用力接纳的自己“。
我总想与小时候的自己和解,所以拍摄了这一组照片。小时候对未知的东西和知识有极强的探索欲,可却不会被爸爸妈妈认真解答,总在被找理由糊弄。对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吵架后说“都是因为我他们才不幸福”感到不解。长大后,通过学习知识我解答了很多小时候的疑惑,也明白了爸爸妈妈说的因为我不幸福只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
我想通过这些照片去安慰曾经童年的自己。也希望大家都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创伤。此刻,我已与那个受伤的小朋友和解。
指导教师:宋健
摄影
导师评语
陈晓琳的作品《少女心事》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尝试着对自己少女时期的家庭记忆进行再现和表达。在她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吵架后总说的那句“都是因为你,我们才不幸福”曾令她极为不解和不安,而长大后她才明白了爸爸妈妈对她的此种言辞其实只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诸如此类的记忆和经历,被陈晓琳以类似电影剧照的方式再现出来,并且配以作者的手写文字,而这些文字被隐藏在照片后面,观众如果不亲手翻阅则无法看到文字的内容。这就如同每个人藏在心底的记忆或创伤,如果不被刻意抖露,则很难被外人发现发现和识别。作者通过这个作品不仅希望可以去疗愈慰藉自己的童年,也期待着能与观众产生感情上的连接和共鸣,因为此种心事也是绝大多数人都曾经历遭遇的。
戴宁靖《风痕》
作品以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潘绥铭、黄莹莹等人的社会学研究调查为基础,尝试将图像创作与社会学链接,将视角聚焦于日常生活中易被忽视或鲜少提及的话题,并通过图像和文字结合展示的方式,来表达作者对相关议题的凝视与思考。
指导教师:宋健
摄影
导师评语
该作品选题灵巧,不似当代摄影中的典型选题套路;同时,基于社会学的材料对作品具体的细节话题进行设计也非常具有创新性;在视觉表达层面,将视觉张力、主题表达、含蓄多义性做了很好的平衡和融合,图片既可以独立于配文单独存在,仍具有视觉力量或意味,和配文结合又能相辅相成给观众更明确的话题指向和想象空间。
杜茵《南艺食光》
每个南艺的同学都尝试过校内校外的诸多美食,不论是食堂的清淡小菜还是学校周边的火锅烤肉,都有着独属于南艺的味道,这份味道会在吃完后占据着味蕾,也会在未来的一个时间点占据心头。
毕设主要以明信片形式展示,并在明信片背后写上南艺学生们对于菜品的评价感悟,让菜品以最真实鲜活的的方式呈现,即使味道不是十全十美,但食物的意义不可磨灭,即使学生毕了业,在以后的某一个瞬间想起大学时光在南艺吃过的某道菜,相关的记忆便会如潮水般涌出。
指导教师:宋健
摄影
导师评语
杜茵的《南艺食光》以商业摄影的方式,将最普通寻常的南艺食堂菜拍成了“舌尖上的南艺”,并且以明信片形式展示,在明信片背后邀请南艺的同学们书写他们对校园菜品的点评或感慨,由此也让菜品以最真实鲜活的方式呈现,正如她在作品介绍来里所言,食物的意义不可磨灭,即使毕业多年后,大学的时光与记忆总会在你吃到某道菜的那一刻后如潮水般涌出。
范星宇《来处非归途》
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所致的社会人口迁移,震荡着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秩序。
《来处非归途》是作者基于父母的故乡情所引发的一次探寻之旅,作者无意简单氤氲传统“乡愁”或个人叙事,力图摒弃刻奇的自我感动,在认可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给人们带来丰裕的物质生活成就的同时,期望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时励志出乡关”与“长时立足却盼归”的矛盾情感中重构故乡情节群像。
指导教师:贾方
摄影
导师评语
范星宇作品《来处非归途》是由影像与文献共同构成的一组研究中国人“故乡情”根源的严肃作品。随着中国上世纪80年代开启的城市化进程,以70和80年代出生的人为主力军,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向城市迁徙之门。
作为70后的迁徙者后代,00后作者经常从大众信息和父辈处感受到故乡的烦扰与沉重,却无法理解其意义,因此试图探寻故乡的含义,他从身边人出发开启了一段关于踏寻故乡的旅程,探讨了故乡对于人的本源意义。作品出发于微观,最终却呈现了一组波澜壮阔的时代集体叙事。
龚晓曼《女孩-不为悦己者容》
女孩们忙着对抗刻板印象,忙着探索更多元的美,但忘记了不美和真实也应该被允许存在。本创作希望获取本真的、去“装饰化”的女孩形象她们应当是独立的、有个性的不因他者塑造的女性形象而改变。因此在画面中采用了俄罗斯积木的分割方式来隐喻女孩的多样性与可能性。
指导教师:贾方
摄影
导师评语
龚晓曼的作品《女孩-不为悦己者容》并非是传统的肖像摄影,作品试图探讨00后女孩是如何被他者意志塑造的,作品在材料使用和形式上做了一些实验,最后以光栅的形式呈现了从表象到构建新形象的过程。
季岑《梦入蓝境》
我做了一场梦,一场关于“蓝色”的梦。在梦境中,我时而迷茫、时而清晰、又时而忧郁,此般极度矛盾的情绪将我包围。而我落入其中,便只能接受、容纳一切在我身上流过。我奔跑着、极力嘶吼着却唤不回他渐行渐远的身影,直至消逝在迷雾的尽头。
在该项目中,我借助Midjourney生成图像,试图以视觉的方式来传达我沉浸于梦境中的感受以及对生命问题的体会,并尝试将虚构的梦境与现实相融合,希望打破两者之间的界限,从而达到一种超越的真实。
指导教师:曹昆萍
AI生成+蓝晒印相
导师评语
季岑的《梦入蓝境》通过AI生成式图像尝试将虚构的梦境与现实相融合,希望打破两者之间的界限,从而获得一种超越的真实感。作品采用蓝晒印相工艺的呈现方式,通过传统与新兴的两种技术的结合试图表达作者沉浸于梦境中的感受以及对生命问题的思考。
李美晨《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品试图呈现一系列的日常相对陌生感的画面。可能是光怪陆离的精神状态,也可能是充满荒诞感的摆布。
在镜头下的每一张照片都赋予了新的内涵。图像中一个个看似冲突的元素进行的组合,使其超脱元素本身所固有的含义,将人的遐想空间引入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让人在感受荒诞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隐藏在图像之下现象或问题的揭露与反思。
指导教师:宋健
摄影
导师评语
李美晨的毕业作品尝试将自我处境和家乡、家庭、城市、未来等种种话题点进行某种“混搭”式的探讨和视觉表现,这一点相较于于他之前的课程作业,有着非常明显和很大的进步。
愿意用照片去诚实地照见自己或者时代,在这个时代即是珍贵的也是有难度的,希望他们未来可以在创作上更好的接近或者实现这一目标。
李香《有灵》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于《齐物论》中已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
举起相机,让我私人感情具象化——在与宇宙产生直接连接的那些时候,我的爱意得到了真切的倾注,终于,找到了接纳我的客体,找到了思维的容器,便是这万物的灵性。这些时刻,我已分不清,我举起的是我的相机还是我的灵魂;无处安放的思绪在这些时刻得到安宁,真我和实我的隔阂得到消解,躁动与不安得到具象的疗愈......我的命运在与宇宙共舞。
万物皆有灵性,记录万物是我隐秘的啰嗦,是我和宇宙的拉扯、拥抱、窃窃私语......与这一切温柔地纠缠......
指导教师:谢冰
摄影
导师评语
万物皆有灵,李香的镜头总是能捕捉到生命的气息。
她在创作期间跟我说:这世间万物都有生命,不仅仅是生命本身,主要是生命存在过的地方总会留下气息,是那些气息让她举起相机,留存下生命的痕迹。
刘湘月《生活的形状》
《生活的形状》作品中的图像采用摄影和AI技术完成,并印刷在实物上,贴上标签用镜框严谨装裱后包装成新的消费品展示。作品试图探讨网络流行文化、购物等消费行为是如何被培育并支配生活的。每一张图像都被加入同质化的潮流贩卖价值,并用海量图景来定义生活。
指导教师:贾方
摄影+装置
导师评语
刘湘月作品《生活的形状》研究的是消费主义是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有趣的是,作者在日常生活行为中发现了容易被忽视的蛛丝马迹,最后再以影像重现日常片段并再次转化到实物商品上,成为商品的一部分,预示着图像和商品一样隐含了消费主义的密码。
这是一次有趣的发现和表达,作品从研究商品出发,最终再回到以商品的形式展示出来。
徐菲《滤镜之外》
对于“国外”是什么样的,在网络上众说纷纭。互联网上关于国外的信息,有绝美的风景让人心神向往,有悲惨的战争让人望而生畏。在曾经某一次摄影课程中,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英国艺术家John Hilliard 于1974年创作的艺术作品《Causes of Death》,通过裁剪的方式将同一张照片创造出了四种不同的遭遇。这让我意识到文字和影像是具有欺骗性的。
我开始对关于国外影像的真实性感到怀疑,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答案似乎是切身实地的去探索真相。日本是我选择的第一个国家,选择的原因是日本这个国家饱含争议,一方面日本的ACG文化切切实实的影响着全世界的年轻人,不可否认是令年轻人向往的地方,另一方面日本与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并非是较为友好的两国。这一系列的矛盾让日本成为我心中疑团最大的国家,而作为游客的身份是没有办法客观地记录日本的社会面貌,于是我选择了前往日本留学,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
指导教师:宋健
摄影手工书
导师评语
徐菲在日本学习居住期间拍摄的这个作品我认为对他而言还仅仅是个开始,既然打算在日本深造继续研读摄影,那就应该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希望他能知道,意识到摄影媒介的表征只是发现之旅的开始,如何思考和面对眼下这个世界,如果用恰当的手段或者说作品去回应它们,徐菲在这方面还有艰巨的任务,期望他未来能继续努力。
姚磊《李清照·宋世双生》
《李清照·宋世双生》是创意摄影作品,灵感来自李清照诗词,作品内容以南北宋历史为背景,结合李清照的人生阶段以及诗词变化衍生而来。
创作手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充满宋氏美学与禅意的历史场景,再通过人物影棚实拍与背景合成的技术,将模特与场景完美融合,力图展现出时尚与传统的交融之美,同时也有向李清照致敬之意。
指导教师:贾方
摄影+AI生成
导师评语
姚磊的《李清照·宋世双生》是一组创意摄影作品,他研究了最新的AI生成技术并参考李清照所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个人生平,精心绘制成画面背景后再利用后期修绘技术与影棚中拍摄的人物相融合,重新构建出诗人李清照的人生剧照。
尹世豪《窗外之外》
《窗外之外》灵感来源于摄影史上最早的摄影作品《窗外的风景》。作者利用AI生成技术重构历史影像,并与现代时空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不同时空的景象。以此作为基点,他创作了一系列以摄影史经典作品为原型的AI图像,从而探讨AI图像在连接摄影过去与现在中发挥的独特价值。
作品装裱在打开的窗框里,它隐喻着“照片是一扇窗户——通过它可以探索外部世界的存在和现实”,以此来回应约翰·萨考斯基的“镜与窗理论”。
指导教师:曹昆萍
AI生成式摄影
导师评语
尹世豪的《窗外之外》灵感来源于摄影史上最早的摄影作品《窗外的风景》。作者利用AI生成技术重构历史影像,并与现代时空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不同时空的景象。以此作为基点,他创作了一系列以摄影史经典作品为原型的AI图像,从而探讨AI作品装裱在打开的窗框里,它隐喻着“照片是一扇窗户——通过它可以探索外部世界的存在和现实”,以此来回应约翰·萨考斯基的“镜与窗理论”。
Kyle龚乐影《故乡与异乡》
《故乡与异乡》,通过拍摄加拿大和中国两个不同的城市景观,表现熟悉又陌生的故乡和亲切又疏离的异乡景致,以表达游子的乡愁和漂泊他乡带来的复杂情感。
指导教师:曹昆萍
摄影
导师评语
龚乐影拍摄的《故乡与异乡》用黑白影像表达对故乡渐行渐远的回忆,而彩色影像表达他对目前居住地南京的个体感受,通过选取了有趣的元素进行重新拼贴,以展现作者心中的南京印象。
作品展示多媒体类
(按名字首字母排序)
钱冠雨《拼贴——童年记忆》
《拼贴——童年记忆》是一部融合个人与大众童年记忆的毕业作品。
选取个人记忆以及大众记忆中的元素,通过解构和重组这些元素,展现出童年记忆的碎片化和非线性特点;以拼贴的方式展现童年记忆的碎片与交织。
指导教师:姚礼尧
影像装置
导师评语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童年生活,童年记忆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清晰又模糊的。钱冠雨同学选取个人独特的童年记忆以及同龄人共同的童年记忆作为创作的元素,回忆了自己与同龄人童年生活中“闪光”的部分,因为时代的发展,物是人非,不少童年生活中的人、事、物已不在是以前的样子,通过解构这些元素展现出童年记忆的碎片化和非线性特点,再将这些童年记忆以拼贴的方式进行重组,展现童年记忆碎片的交织,还原一个“完整“的童年记忆。
张朱莉娅《咫尺之间》
《咫尺之间》是一组多媒体影像作品,作品反思城市发展的无序性可能导致的后果,每一个城市人的新居所都希望和自然保持咫尺之间的距离。
但这些新建筑百年后会如何?它们会成为地球废墟还是可以在科技力量下新生?资本驱动的城市发展,在“亲近自然”与“环境共生”等光鲜的口号外表下,却隐藏着对自然的无尽贪婪与侵蚀。
《咫尺之间》带着对“回到自然”的质疑,对城市的未来发起预警,呼吁人们重新审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该如何应对这种关系带来的后果。
指导教师:贾方
影像装置
导师评语
张朱莉娅作品《咫尺之间》是反映人与自然争夺领地的多媒体影像作品,难得的是作者抛弃了陈词滥调,以“领地”视角介入研究。
每个人都渴望与自然毗邻,却不知不觉中侵蚀着自然的领地,作者以儿童的领地意识和野心进入树林不断搭建自己的城堡、用投影仪把象征着温馨的万家灯火投射到森林中,用延时摄影记录下白天到黑夜的过程,光线强弱交替间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争夺领地的过程和本质。
作品展示影像类
(按名字首字母排序)
曹翀《时光游弋:AI金陵》
《时光游弋:AI金陵》是一部以南京(古称金陵)为背景,结合古典诗词与现代AI技术的创新性毕业作品。本作品深入挖掘了《泊秦淮》、《乌衣巷》、《登金陵凤凰台》、《石头城》、《忆金陵三首》、《重过金陵》等经典古诗词中对金陵风貌的细腻描绘,通过先进的AI视频及音频生成技术,将这些文字中的古典美景与情感,转化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影像和悠扬动听的声音。
试图探索的,是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与古典文化传承的可能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通过现代科技工具与古代文化精神进行有效的链接与对话。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展示AI技术在文化创新与传承方面的巨大潜力。
指导教师:谢冰
视频影像
导师评语
AI图片与视频的到来,为影像创作领域带来了震荡。摄影艺术一直在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真实的影像不会被代替,而技术的发展却能让我们更快的建立虚拟的世界。
曹翀的作品建立在其对AI视频生成的软件评测基础上,利用AI宣传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也是未来AI实用性的一个重要方向。
陈佳豪《复照空山》
以古诗词《鹿柴》为主题进行的影像创作。
根据古诗词《鹿柴》的具体内容选择原始山林进行拍摄。在创作过程中,用无人机视角和广角镜头展现诗歌中描述的山林环境;用类似诗人的视角从视觉上表现诗歌的意境氛围,试图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体展现诗歌中诗人表达的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指导教师:姚礼尧
视频影像
导师评语
《复照空山》是陈佳豪同学以古诗《鹿柴》为内容进行的影像创作。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诗仅二十字,但有“声”有“色”,有景有情,并以自然平淡的语言、看似漫不经心的口气,写出这微妙的美感。
将诗影像化是有难度的,陈佳豪同学主要通过模拟人的视角、轻微手持的晃动从视觉上表现诗中“人”的痕迹与人在林中体验感,用少量航拍和广角镜头展现诗中描述的山林环境,同时适当使用唐代乐器——筚篥作为主要声音元素,配合山林中的环境声效,试图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李盼《金陵绣郎》
《金陵绣郎》通过对南京民俗博物馆的南京布艺传承人进行采访拍摄,了解民间布艺这一非遗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以及成果。
本纪录片对高瑞雷老师的民间布艺工作室进行拍摄,记录高老师创作的过程,通过对高老师的个人采访,了解他与民间布艺的故事,以及如何走上民间布艺传承人这一道路,探讨民间布艺的发展方向及其为契合时代发展对传统技艺做出的创新,探讨创新时代民间布艺的发展方向,思考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指导教师:谢冰
视频影像
导师评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一直致力于留存影像的一个主题。我们希望通过更加深入的拍摄,让非遗文化有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李盼不但关注到了技艺的宣传,也关注到了非遗传承人的艰辛。
在这次拍摄中李盼表现出来了非常高效的沟通和拍摄能力,同学们也相互扶持,主动组队助力,为该片增色不少。
刘若楠《毕业生》
以毕业生为题材的纪录片探讨了加拿大留学生Kyle的成长经历,展示面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决心。
同时,以Kyle的视角,讲述了他的毕业和就业情况,表达自己对这一阶段的感受和体验,这种个人化的触角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和感人。
他的讲述,为大家提供了一面镜子,在人生的关键的转折点如何做出选择,能够看到毕业生群体在人生旅途中的自我发现与成长,并且激励思考如何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选择。
指导教师:姚礼尧
视频影像
导师评语
毕业生一直是一个受关注的题材,刘若楠同学选择了同班加拿大留学生Kyle作为拍摄对象,通过Kyle讲述自己成长经历、求学经历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不难发现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Kyle在大学毕业这个节点与同班同学有着同样对未来生活的迷惘和努力生活的决心,同时正因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在面对选择的时候Kyle也表现出他与同学不同的思考。
毕业生作为题材的纪录片为大家提供了一面镜子,在人生的转折点如何做出选择,能够看到毕业生群体在人生旅途中的自我发现与成长,并且激励同为毕业生的同学们思考如何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