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资讯NEWS
当前位置:首页  团学天地
【美的传承】寻南博一隅,传六朝一梦
发布人:mql 发布时间:2024-06-02 浏览次数:443



(活动宣传海报)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文物的魅力在更迭的岁月中经久不息,与文物对话,是探索中华文化根基最好的方式。为展望历史,探寻文化,传媒学院于4月27日在南京博物馆开启“美的传承”系列第三次活动。本次活动由传媒学院党委、关工委主办,学工办、本科生党支部和学生会承办,让我们跟随他们一同回望文物之美。


(参加人员大合影)


       金陵传六朝一梦,承古都千年,而南博,是这座辉煌古都最能体味历史的地方。南京博物院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


(南京博物馆正门)


       为了提高本次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设置了“寻宝”环节,在馆内分别寻找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金兽、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等六件文物。我院学生会为此准备了精美的文物明信片,以便大家更好地“寻宝”。


(“寻宝”地图)


(精美的文物明信片)


       集合后,同学们带上物料,开启了与文物们的“对话”。走进南京博物院,我们仿佛拨开历史的迷雾,进入时空隧道,每一件古物都在用沉默的语言讲述着千年的故事,它犹如一位睿智的长者,见证了南京从古至今的地位变迁,无论是世所罕见的青铜器、流光溢彩的陶瓷,还是颇具历史韵味的书画、工艺精湛的金石铭文,都在默默诉说着南京的历史故事,展现着这座古城的丰富文化底蕴。如同在翻阅中华文化的巍峨卷轴,件件文物仿佛带领我们越过历史光阴,踏上了时光的阡陌。


       文物: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简介:此座拱门是用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套备用构件复原而成,门券上的形象为藏传佛教密宗所特有的法相装饰(六拏具)。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照片)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文物档案)


       文物:孝贞显皇后鎏金铜发塔

       简介:藏式喇嘛塔,底座为正方形须弥座,四面皆有雕刻,并镶嵌红珊瑚、绿松石以装饰。其束腰部分雕刻二只狮子,相对而立,其间隔一个火焰宝珠。狮子前爪上举,用以承托上枋部分,形象生动。


(孝贞显皇后鎏金铜发塔照片)


(孝贞显皇后鎏金铜发塔文物档案)


       文物:东汉错银铜牛灯

       简介:东汉错银铜牛灯设计精美,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两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是汉代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东汉错银铜牛灯照片)


(东汉错银铜牛灯文物档案)


       文物:《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简介:《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模印砖画由200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体现了8人个性的姿态、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照片)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文物档案)


       文物:金兽

       简介: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窖藏。金兽含金量99%,重9100克,是目前我国出土古代黄金铸器中最重的一件。


(金兽照片)


(金兽文物档案)


       文物: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简介:作为国宝级文物,是现存唯一一件带盖子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此梅瓶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照片)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文物档案)


       “寻宝”之旅中,透过文物,我们望见了竹林七贤泼墨山水,恣情诗词;望见了岁寒三友雪中挺立,静展其姿……金兽的一抹金辉、拱门的一雕一刻、牛灯的银铜光泽……都揭示了我们璀璨的中华文化,“寻宝”之旅,也是体会历史文化,理解文化根基。


(博物馆内的青铜器皿)


(同学们积极寻找文物)


       “斗转星移,万物乾坤。中华文明,玉振金声。”我们凝望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透过文物望见了生命的力量之和,如果它们会说话,我们必洗耳恭听,聆听那历史的跫音,聆听我泱泱华夏的千年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