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资讯NEWS
当前位置:首页  团学天地
固本培元双线融合引航向 ——以“红石榴成长社”少数民族学生价值引领为例
发布人:mql 发布时间:2023-12-13 浏览次数:50

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研究显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民族意识较强、宗教意识较浓、族群交往较少、知识基础较差等特点。如今自媒体时代,对于存在文化适应问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工作更易面临着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敌对势力的渗透争夺等各种挑战。



       “红石榴成长社”以少数民族学生价值引领为核心举办一系列分享会,旨在铸牢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通过邀请新入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为作为主要分享嘉宾,以少数民族同学的民族特色为切入点举办面向全体同学的线下活动交流,让同学们在交流中了解彼此加强团结。活动通过图片和文字记录各民族学生的交流风采形成微信推文发布在学院官方平台,以官方的宣传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之情,唤醒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感,丰富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观念引领的网络文化建设。


红石榴成长社海报合集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以联动优机制,提高基础夯实度

       为确保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引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新生入学之初辅导员以学校大数据为支撑,通过一对一的谈心谈话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整体摸排。在谈话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情况、宗教信仰情况、民族风俗习惯和生活特色以及学生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过往经历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这种“山不来就我,我就山”的主动性,让辅导员更多地了解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源生地,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的想法,以更加平等的姿态促进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辅导员根据谈话结果将学生分成外向型和内向型两个类别,在后续的活动安排中内向型主要负责材料收集的工作,而外向型则主要负责现场展示。“红石榴成长社”的分享活动中安排和同一民族的外向型和内向型同学组成分享团队,并提供一份同民族学长学姐名单给新生,建议他们邀请同民族的学长学姐作为分享活动的指导加入其中,形成朋辈联动机制,提高基础夯实度。以此为契机形成的同民族小团体对于少数民族新生适应大学有十分重要陪伴作用。“红石榴成长社”系列活动以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人特色为出发点,以朋辈联动机制为切入点, 让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生活由“被动帮扶”变为“主动展示”,由“被动融入”转为“主动加入”。


(二)以激励强队伍,提升活动完成度

       大一新生在入学后,由于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新的环境,需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完成角色的转变,达成与新环境平衡发展的这一时期被称为“新生适应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这一时期会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相对于其他同学他们还需要完成“文化适应”。文化是人们适应环境解读生活的主要手段。按照 Berry 提出的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主要表现在“分离”和“边缘化”。由于文化个体不能很好地协调和平衡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的关系不能在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者说个体过分依赖母体文化不愿意融入新文化中去那么他们可能拒绝外来文化把自己完全封闭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或者步入一种迷失状态:既不认同主流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使自己处于边缘化状态。少数民族学上的这种不适应具体会有如下表现:一是言语上的不满。经常会听到少数民族学生说:“吃不惯、生活习俗差异比较大”、“他们总是用异样的眼光让我觉得自己是异类”、“老师讲的太快听不懂”等。二是行为上反常。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易怒、头痛等生理反应,甚至会表现为完全的退缩等负反应。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适应阶段,辅导员通过正面强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价值确认是尤为重要的,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完成适应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增加主流文化的文化体验、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对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认同感。“红石榴成长社”通过学校大数据摸排,逐个的谈心谈话来确认分享人选,看似复杂的人员选择流程是少数民族学生在陌生文化坏境中获得“认可感”、确认“价值感”的第一步。随后的任务布置和任务完成过程中和学长学姐以及辅导员的频繁沟通则是辅导员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强化联络,增进理解的第二步。少数民族学生现场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的积极反馈,以及活动后在学院官方平台的活动推送也是让少数民族学生获得价值确认的关键因素。在“红石榴成长社”的整个活动过程中,辅导员通过线上线下的双面融合、多重激励的方式反复强化了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这不仅仅提升了活动的完成度,也强化对少数民族学生价值引领的作用。

(三)以引导促作为,增强示范贡献度

       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身心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但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满足了大学生快节奏生活的精神需要和个性化心理诉求,使他们成为新媒体深度用户和忠实拥趸。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张,平台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摄取“流量密码”,呈现出泛娱乐化和商业化倾向,给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当下辅导员更应抓住时机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性、广泛性、个性化的特点,创作网络文化作品,打造网络文化平台,拓展网络育人阵地,为少数民族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把握航向。

       价值观念的引领不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的跟读过程,而是一场潜移默化的持久熏陶。“红石榴成长社”系列分享活动的展示资料形成过程就是一次辅导员给少数民族学生带路的过程,价值观念的引领在反复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早已如盐在水。鉴于现代社会对少数民族学生价值观念的冲击远不及此,辅导员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进一步夯实网络阵地以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在活动结束之后仍然能够校准价值观念的方向。为实现此目标,一是要把握方向。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属性是政治性,网络阵地作为价值引领的新方式,不仅不能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立场的政治属性,相反要在推送创作中明确强化其政治责任,提升创作内容的政治内涵。二是要坚持创新。要按照统一性与多元化价值诉求相结合的原则,在创作发布过程中构建以主流价值为主导、多元价值观融合共生的生态格局,在确保主流价值观主导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平台技术的个性化和娱乐化优势,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达到融入主流价值、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大学生在新的网络阵地中获得政治进步、价值观认同、人格成长的多重益处。三是要持续构建。在占领网络阵地的过程中要主动出击,立足现实,以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实践体现为素材,创造受大学生喜爱的思想价值引领作品,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启智润心。通过对网络文化艰涩的内容和形式的把关,树立更好的价值引领榜样,引导学生有更有作为。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缓解了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问题

       “红石榴成长社”分享活动的举办让少数民族学生在融入陌生文化坏境的同时,丰富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准备交流分享以及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认同。对于大一学生而言,在新生适应期和文化适应期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收获了来自朋辈的支持和辅导员的指导,顺利度过新生适应期,这对他们后续成功融入大学生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生活不只是一朝一夕,平稳起步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长久的发展需要持续的文化熏陶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引领工作不能局限于民族文化本身,民族文化是开端更是少数民族学生价值引领工作在网络思政方面的引子。

(二)搭建了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交流互鉴的桥梁

       “红石榴成长社”分享活动以少数民族学生为分享主体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分享活动,分享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以及汉族老师之间的沟通本质上是一次民族之间的交流。在倾听和理解少数民族心声的同时也传达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活动中壮族、哈族、布朗族、布依族、回族、彝族、维吾尔族、土家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就民族习俗、饮食文化、聚居习惯、生活特色以及近年来的生活变化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民族。活动通过民族特色介绍丰富了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理解,也吸引了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关注。而少数民族的同学们则在介绍家乡特色和发展变化之际,自主地感受到国家民族政策在发展民族关系、增强民族情谊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活动是汉族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窗口,也是各民族学生之间交流互鉴的桥梁。

(三)形成了少数民族学生价值引领网络思政阵地

       “红石榴成长社”的民族系列推送在展示少数民族特色,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官方的网络空间搭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少数民族学生价值引领网络思政阵地。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通过相关推送的展示获得个人的价值感,加深其他各民族对本民族的理解从而获得外界对本民族的民族的认同感。非少数民族的学生则在了解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民族知识的知识面,也丰富自己的价值观念。数十期的线下活动和线上展示,在学生通过分享会被动习得更新的观念之后,网络思政阵地则成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宝贵平台。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红石榴成长社”通过十余期的举办初步形成了关于少数民族学生价值引领的网络文化库,这对占领少数民族学生网络教育阵地有一定的贡献。但少数民族总体数量有限,针对少数民族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的网络文化建设仍旧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以确保这项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一是要丰富少数民族学生价值引领网络文化建设的形式。当前关于少数民族学生价值引领的网络文化建设局限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简单图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对相关资料的记录局限于相对官方的新闻推送,这样的形式导致传播的动力主要依靠新闻推送和学生之间的连接。在短视频时代,与事件本身相关的这种连接会在反复出现的过程中产生刺激消退的现象,导致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因此亟需创新新的形式,用形式上的丰富吸引同学们的持续关注。

       二是要创新少数民族价值引领网络文化的内容。当前对少数民族价值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局限于各个民族自身的特色的介绍和宣传,但民族总体数量有限,要想长久的守牢这片网络育人阵地必须根据少数民族学生之所需,不断创新内容,做到以“连接”引来人,以内容留住人,让网络文化的构建真正地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是保障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一步,“红石榴成长社”以少数民族学生价值观念为切入点,通过线下线上双线融合的方式为少数民族学生引领人生航向。后续,项目也将继续深耕网络文化建设领域,探索少数民族学生价值引领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