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资讯NEWS
当前位置:首页  传媒资讯  传媒新闻
“纪录电影交流展映周”——纪录电影《我是城管》展映交流活动
发布人:mql 发布时间:2023-12-05 浏览次数:10

       2023年11月13日晚6:30,传媒学院在南艺产教融合中心一楼会议室举办“纪录电影交流展映周”——纪录电影《我是城管》放映及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委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长三角网络视听创研中心、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微电影学会支持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到电影《我是城管》的导演、也是我校广播电视编导系校友杨洋莅临现场与大家交流,陈琰教授为主持,刘先瑞、杨骥副教授为对谈嘉宾,与现场同学们进行展映后的思想碰撞互动。



       《我是城管》是由杨洋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18年4月在兰州上映。该片获得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提名、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长片纪录片提名、第24届法国沃苏勒亚洲国际电影节(VIFF)主竞赛单元提名奖、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最佳选题推优奖、敦煌文艺奖等众多奖项。

       《我是城管》记录了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城管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的集体大整治工作。城管、摊贩、拆迁户各自面对着困扰和无奈,这涉及到了各方的利益与矛盾。在冲突、沟通、交流、反思的过程中,城管和摊贩之间逐渐建立了某种程度的理解和沟通。最终,城管理解了摊贩的处境,而摊贩也对城管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双方携手合作,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将城市打造得更加美好、更适宜人居,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理的崇高理念。



       观影结束后,现场三位嘉宾迅速与导演展开精彩对谈。他们就电影的创作灵感、拍摄过程中的趣事、影片背后所传达的主题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杨洋导演表示这部影片于2016年创作,灵感源自于兰州市步行街的真实场景,揭示了城管作为一种弱势群体的一面。导演在2015年底目睹一场传单冲突和一起摩托交通事故,这让他对城管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在探索真相和城管这一敏感话题时,导演被七里河区的一支由女性组成的城管执法队所吸引,于是决定深入了解并通过镜头展现这个区域丰富多元真实的生活面貌。



       杨骥认为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以城管的工作为视角,形象地展现了城管执法和生活的阴阳两面。影片像一幅画,描绘了城管作为执法者执行职责的阳面和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阴面。导演避免了个人情感和批判,以相对客观的方式呈现城管的整体生活。这种取舍的拍摄角度既展示了城管的职责履行,又呈现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真实画卷,体现了导演在创作中的独特方法。刘先瑞指出,杨洋导演似乎以巧妙手法引导观众,初始80%的内容聚焦于城管与社会的矛盾。观众更倾向于看到城管与百姓成功的一面,这是潜在期望。影片中的阴阳关系设计巧妙,呈现了城管作为整体和个体的平衡。城管在压制百姓时以群像的形式出现,而在展现城管的不易时更注重于个体形象。这种平衡的设计使影片既展示了城管作为整体的责任和任务,又呈现了他们个体层面的人情温情。



       对于如何捕捉被拍摄者真诚而松弛的一面,杨洋导演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拍摄的关键是找到激动人心的点,不论拍摄什么都需要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其次,内心需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自己拍摄城管是因为对故乡的情感,开始时候并没有考虑后续可能面临的困境,只觉得这是一件必须去做的事,于是带着摄影机开始了拍摄。



       导演与嘉宾之间的对话不仅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了电影的制作背后的心路历程,也为大家揭开了影片幕后的故事。展映尾声,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提问,杨洋导演一一解答,并以具体案例阐述个人观点与看法。

       他表示,在纪录片制作中,选择的表现方式和媒介需与选题紧密相关。在拍摄城管时,他采用了直接电影的方式,力求用纯镜头记录。在田野调查时期,与真实人物建立联系至关重要,沟通时应尊重对方意愿,采取自然对话的方式。如果对方不愿拍摄,应尊重缘分,不强迫。



       同学们通过这次视听盛宴学到了很多,获得了实际的感悟。本次活动成功地将实践和教学相结合,大家从中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现实中的创作和故事的发展一直在不断进行,期望南艺学子们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坚定地迈向更高更远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