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资讯NEWS
当前位置:首页  团学天地
新生意识形态教育|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发布人:mql 发布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183

       为帮助大一新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推动加强意识形态,形成作为“传媒人”的基本媒介素养,9月16日下午2:40在传媒学院资料室开展新生意识形态教育主题讲座,讲座由虞嘉伟老师主持,《新华日报》高级记者,南京大学研究生兼职导师贾梦雨教授主讲,传媒学院共30名大一新生参加。


(虞嘉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贾梦雨教授)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贾梦雨教授用桓宽著作《盐铁论·忧边》中的一句话展开了本次讲座。他从“讲好中国故事”“党性与人民性”“新闻学与政治”以及“舆论监督”四个角度出发,指出在融媒体时代,高校媒介核心素养教育与关键能力培养关系到全社会的文明创建,作为传媒学院的一名“媒体人”,我们不仅要严格遵守媒体人“四力”与新闻舆论“四力”,也要时刻保持思辨和批判的能力。


       首先,贾梦雨教授从“讲好中国故事”出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展示了作为一名媒体人应该如何理解文化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传媒学子,面对国际上的质疑时,要学会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面对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理念时,要学会在坚守中国文化立场时理解文化差异;面对多元的交流与碰撞时,要学会自己发现世界的本质。“文化的丰富是综合国力上升的表现”,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口号与方式,“媒体人”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报道的形式多样性向世界传递中国丰富的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就此,贾梦雨教授表示,媒体的声音就是人民的声音。媒体记者需要以新闻传播为基本内容,加强国际传播,推进媒体融合,用舆论影响目标,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弘扬主旋律。“媒体是有力量的”,媒体的力量来自群众观看的态度和媒体人对社会辩证的理解,来自媒体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作为新闻报道背后的人,媒体人的意识形态会呈现出直观的反馈,直接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和做人的准则。因此,媒体人需要始终尊重和遵循新闻舆论工作规律,加强意识形态巩固工作。



       随后,贾梦雨教授向同学们阐述了新闻学与政治的关系。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媒体人都应该在客观、公正的同时做到辩证、明晰,不仅尽自己的义务为社会发声,还要主张自己的权利表达想法。意识形态改变不只体现在环境的变迁,同样也体现在新闻的选材上。面对中国的社会现状,意识形态已经不再只是高大上的描述和深奥的代名词,最终是要落实到“人”上的,兼顾社会问题的同时,需要注重作为媒体人在采访和探寻的过程中结下的缘分。



       最后讲座以“舆论监督”作为结尾,“舆论监督是一门学科,体现了文化的批判性”,贾梦雨教授以“传统文化”为例,从“媒体发展”讲到“媒体创新”,指出导向问题的重要性。


       阵阵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了。本次讲座培养了同学们的社会意识和对文化精华的认同感,给传媒学院的本科新生们带来了许多启发,使他们受益匪浅。希望在未来的四年中,同学们可以学会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媒体人”,向世界传达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