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毒品与艾滋病已经成为了深渊的代名词。
毒品
人们往往在不经意间
就陷进它的魔掌
艾滋
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
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
禁毒防艾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衰的大事,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禁毒防艾意识,学习相关知识,承担起大学生该有的时代责任。
认识毒品,提高辨识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明了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根据中国禁毒网权威发布,毒品分为传统毒品、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新型毒品)。
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所谓新型毒品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因其多滥用在娱乐场所,又称为“休闲毒品”、“假日毒品”。
冰毒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纯品很像冰糖,使用剂量小时会有短暂的兴奋作用,有“大力丸”之称。大剂量使用会出现精神兴奋、性欲亢奋,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
·服用者大脑皮层兴奋,当受到音乐刺激,就会随着音乐的节拍疯狂摇头,故被称为“摇头丸”。这种毒品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能诱导快感,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上瘾后难以戒掉,半年内重复吸毒率达95%以上。
笑气,即一氧化二氮,是一种麻醉性气体,曾广泛应用于医学手术。然而,过量吸食会引起高血压、晕厥,甚至心脏病复发,严重者会瘫痪甚至死亡。
浴盐这种毒品会让人完全陷入幻觉状态,失去理智,并将自己想象为超人,对其他人进行攻击。目前,是现今最厉害的毒品。
此外,还有如“阿拉伯茶”“跳跳糖”“奶茶”“红冰”等新型毒品,数量众多,且隐蔽性和迷幻性极强。
了解艾滋,清楚传播途径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三种。
其中,感染者中性传播占到90%以上,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01
感染HIV不是艾滋病。艾滋病是HIV感染的最后发病阶段,且研究证实,人体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10年甚至更久之后,由于全身的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才会发展成艾滋病;
02
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吃饭、拥抱等不会感染病毒。HIV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母乳传播,因此与艾滋病患者吃饭、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病毒;
03
异性性行为感染风险并不比同性性行为低。在我国,异性性传播才是主要传播途径,虽然同性性行为是高感染性行为,但并不可以忽略异性性传播的风险;
04
感染HIV后仍可以治疗。自2013年起,WHO已将感染HIV定义为“慢性、可控制的疾病”。若及时治疗,HIV感染者比同时期患上糖尿病的人活得更久;
05
HIV感染者可以结婚生子。若及时进行药物干预,感染者不仅可以正常生活,还可与HIV阴性的人结婚生子。
远离毒艾,筑起健康屏障
远离毒品,我们应该:
1. 不轻信他人吹嘘毒品的好处;
2. 拒绝吸毒同伴邀请;
3. 远离酒吧、歌舞厅、游戏厅等易染毒场所;
4. 不为陌生人递送香烟或饮料;
5. 遇到吸毒、贩毒行为应尽快离开,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拨打报警电话。
远离艾滋,我们应该:
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在与异性交往中,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3、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4、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扎耳朵眼、纹身等;
5、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6、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禁毒防艾需要我们每个人携起手来,
筑起一道毒品与艾滋的防线。
每位同学都要珍爱生命,
把禁毒防艾刻进心中。
让我们一起捍卫美好家园,
敲响希望之钟,
共同拥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