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读懂中国共产党,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勇无畏,到“剪下半条被子留给老百姓”的为民情怀;从“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脱贫攻坚精神,再到抗疫当前“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正是因为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不怕牺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红船精神、苏区精神、红岩精神、雨花英烈精神、焦裕禄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中国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传媒学院学工办、分团委组织“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艺术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团成员将利用暑期返回各自家乡:上海、重庆、福建、河南、深圳等地,通过漫画手绘、视频影像和红色歌曲创作等艺术形式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媒青团也将开设专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艺术化传承实践成果展”,推出系列传媒学院艺术实践作品,希望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艺术院校的特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精神血脉。
20世纪50年代,刚成立的新中国经济落后、百废待兴,面对帝国主义核威胁、核讹诈,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作出了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尖端科技的战略决策。紧接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用智慧、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突破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爆炸,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我国国防科技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2020年4月23日,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表示,“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2020级动画专业学生杨紫艺原创手绘海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钱学森的“我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郭永怀的“我们要成为祖国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王淦昌的“我愿以身许国”,生动诠释了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传媒学院2018级张安吉、弓辰鹏、郭皓、孔令诞、陆祉妍、万钦林、徐双阳、周馥琳、朱姣霏、詹紫莹、朱懿11名同学利用暑假创作了23位功勋人物的单人肖像漫画、2018级数媒专业龚明旭将单人肖像制作成了全体群像为英雄们创作了一张永远记录在历史纪念册中的“合影”。他们说,虽然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很稚嫩,画的画并没有那么好,但是在了解他们事迹的过程中一直被感动,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每个人都很用心,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共和国功勋们的精神气质,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
2018级数媒专业龚明旭制作“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漫画“合照”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王大珩先生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指导研制成功多种光学观察设备,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任中国科协主席;1994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1996年5月,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99年1月,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朱光亚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黄岩人,九三学社社员,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著有《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卫星测控手册》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1986年,他和部分院士联名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促成了中国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
陈能宽(1923年4月28日~2016年5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顾问、研究员。1923年4月28日生于湖南慈利。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8年和1950年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99年,被授予研制“两弹一星”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6年5月27日,陈能宽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长期从事金属物理和材料科学方面研究工作。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中国科学院院长。1951年周光召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学习;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6年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光召星”。周光召主要从事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20世纪50年代,周光召提出“相对性粒子螺旋态”理论,在国际上第一次引入相对论螺旋散射振幅的概念和相应的数学描述。20世纪60年代初转到核武器的理论研究,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和中国战略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定型以及此后核武器的预研与其他一系列科学试验都做出了重要工作。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钱学森于1934年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5年由第七届庚子赔款公费赴美进修;1936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西奥多·冯·卡门;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之后留下任教;1945年被派赴德调查纳粹德国火箭科技;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以朝鲜战争空战中被俘的多名美军飞行员交换回中国;1956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57年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同年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并出任首届主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安徽芜湖市人,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副总设计师,中国陆上发射井液体战略导弹副总工程师,水下核潜艇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陆上机动车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知名导弹专家,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航天老总”。黄纬禄于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黄纬禄长期从事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他成功的领导中国第一发固体潜地战略导弹的研制。他提出“一弹两用”设想,将潜地导弹搬上岸,研制成功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武器系统,这两个型号的研制成功,为中国固体战略导弹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探索出中国固体火箭的研制规律,填补了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男,汉族,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中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7月28日,被授予“八一勋章”。2018年3月27日,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祖籍湖北省麻城县王岗乡(今麻城市铁门岗乡王岗社区)蔡家田垸。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彭桓武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先后在中国开展了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毅然回国。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因手术时大出血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9月10日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男,出生于江苏常熟,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生前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王淦昌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主持指导的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籍贯浙江吴兴,出生于河南开封,九三学社社员,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元勋。1933年赵九章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获得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主持人造卫星的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卫星设计院,赵九章被任命为院长。1968年10月26日,因不堪红卫兵的迫害,自杀身亡。1985年追授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赵九章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倡导和开拓中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
钱骥(1917.12.27—1983.08.18),男,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中国地球物理学科的主要创业者。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钱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遥测、电源、环境模拟等卫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同时为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并力促返回式卫星资料为国民经济服务,经过他的辛勤努力,使中国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等型号研制工作加快了步伐。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孙家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4月8日出生,辽宁瓦房店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风云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和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高级顾问,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被新华社誉为中国的航天“大总师”、“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孙家栋“共和国勋章”。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09年4月4日生于山东荣成。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12月25日被追认为烈士。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已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浙江浦江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50年代,吴自良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我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做出贡献。60年代初,开始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内耗峰,澄清了过去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证明只有钛才有足够的固氮能力,净化位错,消除钢的应变时效。1988年转向研究高温超导体YBCO中的氧扩散机制,求得了精确的氧扩散率和扩散激活能,在磁控溅射c取向薄膜中,发现膜的增氧速度,端赖于垂直c-轴单晶的位错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输运过程。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冶金学、航天材料专家、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1年姚桐斌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5年以全校第一的总评成绩毕业,获得工学士学位,同年8月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10月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1951年获得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56年9月在中国驻瑞士使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7年4月在联邦德国冶金厂实习,9月回到祖国,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8年1月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工作,历任一分院第七研究室工程师、室主任、第六研究所所长;1965年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后,他仍任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所长;1968年6月8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无端毒打,不幸逝世,年仅46岁;1983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姚桐斌早年主要进行冶金铸造方面研究;回国后开始从事导弹与航天工业的工艺、材料技术工作。
杨嘉墀(1919年7月16日~2006年6月11日),江苏吴江人,空间自动控制学家。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6年6月11日,杨嘉墀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杨嘉墀长期致力于中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包括第一颗卫星在内的多种卫星的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30多年来,多次参与中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男,祖籍盛康镇任家湾,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任新民是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总体设计专家,与任新民、黄纬禄、梁守槃一起尊称为“中国航天四老”。1940年屠守锷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12年12月15日5时5分,屠守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5岁。屠守锷同志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后投身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王希季,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1942年,获得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9年,获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希季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几十年来,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发愤图强、埋头苦干,推动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创造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现在,“两弹一星”精神已经凝结成一种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民族品格,不断激发一代代中华儿女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艺术化传承实践团” 融政治性、思想性、生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用画笔、影像、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弘扬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以青年大学生喜欢的方式,用心用情用专业特色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进行精神的洗礼,感受信仰的力量,这是艺术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希望这样的形式可以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传达给更多的青年学子,激励他们在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不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和发扬伟大共产党人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后续还将推出红船精神、红岩精神、特区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系列专题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