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资讯NEWS
当前位置:首页  传媒资讯  传媒新闻
“融美大讲堂”第二十一讲——经典与传播
发布人:mql 发布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11

       弗兰克·克莫德曾言:“如果不求助于经典,我们就找不到各种方式来整理我们对文学和艺术之历史的思考。” 在当代展开经典研究,其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它,更深刻地阐发它,进而扩展它的影响,播散它的人文价值和学术能量。因此,为帮助传媒的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加强美学素养,传媒学院党委、学生党支部、学工办和关工委于11月13日下午2:30在传媒学院资料室开展了“融美大讲堂”第二十一讲——“经典与传播”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翁再红担任主讲人。



       翁再红教授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从“何为经典与经典的建构”、“传播研究的板块分析”、以及“传播内容与经典研究”三个部分,对“经典与传播”的内涵、理论与意义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到当下经典传播的价值和能量,对传媒学院的同学们今后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开阔的方向和明确的指导。



       首先,翁再红教授引经据典为同学们阐释了“经典”的含义,将“经典”定义为可供参照学习的、具有某种权威和规范意味的文本,它们一般都在读者心目中具有崇高和神圣的地位,并详细区分了“经典性”与“经典化”,让同学们明确“经典”的相关概念。



       其次,翁再红教授引用查尔斯·科利的话界定“传播”一词——“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是一切智能的象征和通过空间传达它们和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手段”,并讲解了拉斯韦尔的“5W”理论,用以传播研究的板块分析,为此后的深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最后,在“传播内容与经典研究”部分,翁再红教授通过“内容分析方法的使用与经典研究”、“传播信息的类型”、“冗余在艺术传播中的形态表现”、“冗余形态与经典建构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其一,传播学中的内容分析是直接对单个样本作技术性的处理,其内容分解为若干分析单元,评判单元内所表现的事实,并作出定量的统计描述。其二,提出传播信息的两个重要类型——“冗余”和“熵”,并展开解释艺术品的“冗余”信息并非作品的多余成分,而是审视作品能否以及如何进入经典序列的重要参照系之一。其三,在艺术世界中,艺术惯例的“冗余”最主要的来源或表现形态,并衍生至惯例作为艺术世界中长期形成并约定俗成的东西,为艺术经典的建构过程所依赖,因为文本的经典化本身是一种被选择、被认可的过程。 其四,从宏观到微观区分出三种代表性的冗余形态,“民族惯例”既是在宏观的文化层面所呈现出的典型冗余形态,又是艺术经典传播代码赖以形成并被理解的前提条件;“内容惯例”对于“上下文”的强调,集中反映了艺术经典在内容维度以“互文性”为特征的冗余形态;“形式惯例”则有助于我们在艺术经典的形式维度,深入考察冗余对于文本经典化的实际作用。


       翁再红教授的精彩讲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热情,同学踊跃发言提问,就经典与传播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讨。





       经典与传播是学术界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经典在持续不断的播散过程中生成和释放新的学术价值,具有重塑社会文化新结构的重大意义。本次讲座理论丰富、视野开阔、思想深刻,引导传媒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提升自身学术素养,明晰自我学习目标,对我院进一步深化“四美四育”的培养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介绍:翁再红,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传播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美学、艺术传播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