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资讯NEWS
当前位置:首页  传媒资讯  传媒新闻
“融美大讲堂”第二十讲——新闻、历史与非虚构
发布人:mql 发布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10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陶冶、智慧的启迪。为了唤起传媒学子内心深处对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语言美的感悟,传媒学院秉持着“四美四育”的人才培养方针,架起知识与品德、学科与文艺、技能与情感之间的纽带,开展了融美大讲堂系列讲座,12月13日下午,传媒学院党委、学生党支部、学工办和关工委在传媒学院报告厅举办了“融美大讲堂”第二十讲——新闻、历史与非虚构。本次讲座由贾梦玮主讲,邱圣茹主持。



       贾梦玮为我们介绍了新闻、历史与非虚构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指出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传媒和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后,贾老师通过分享关于余华等作家如何因传播而“红”起来的看法,强调了传播对文学的重要性,并从新闻、历史和非虚构文学之间的联系,来探明真相方面的共同特点和非虚构文学的重要性。



       随后,贾梦玮老师回顾了非虚构文学领域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变化,他通过借鉴新闻学和历史学的方法,强调非虚构文学的重要作用来审视和批判现实,并以信函写作为例,指出了文学手法在各种写作中的重要性。在贾梦玮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拓展了文学视野,认识到新闻的现实性,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什么是非虚构文学以及非虚构文学的重要性。



       贾老师讲到,“每个人的禀赋不同,就像舀水一样,有的人只能舀一勺,有的人可以舀一碗,这取决于个体的精神情感的质量。”贾老师认为,作家作为有良心的传播者,应该对人生和社会保持相对警惕的态度,不是盲从他人,而是将人还原成人。文学艺术在塑造心灵和想象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家应保持文学的初心,具备非虚构写作的艺术良心和勇气。一个作家的精神质量决定了文学作品的质量,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质量又决定了整体的文学艺术水平。



       在互动中,贾老师与现场同学讨论了非虚构写作中的想象性和真实性的平衡问题。他指出,想象力是为了真实性,而不是为了虚构。传统的新闻采访手段在追求真相方面可能不够,需要借助想象力来弥补视觉和听觉的不足。在非虚构写作中,我们通过想象力来整理材料,帮助我们深入体察、体会和感悟,建立材料的因果关联,达到对人心的深度理解,从而表达更深层的东西。




       本次讲座贾梦玮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稳重的语言为现场的同学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他的阐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让同学们对文学领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一位优秀的传媒人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学艺术底蕴、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创造力,以及出色的表现能力,这些能力如同构建大厦的基石,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更加自如地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段,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传媒的同学们将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艺术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传媒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讲座专家介绍:

       贾梦玮,文学博士,现任《钟山》主编、《扬子江文学评论》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散文委员会主任。有散文随笔、文学评论若干见于报刊,结集出版的有散文随笔集《红颜挽歌》(岳麓书社1999年版)、《往日庭院》(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南都》(华文出版社2017)等。获多种文学创作、文学编辑、文学评论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