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资讯NEWS
当前位置:首页  传媒资讯  传媒新闻
“纪录电影交流展映周活动”圆满落幕——纪录片《日本战犯忏悔备忘录》
发布人:mql 发布时间:2023-12-06 浏览次数:12

       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专业水平与创作能力,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开展了“纪录电影交流展映周”系列讲座活动,11月16日组织放映了张建宁导演执导的纪录片《日本战犯忏悔备忘录》。本场讲座邀请了张建宁导演主讲,刘荃老师主持,沈晓平老师和许波老师作为讲座嘉宾。



       纪录片放映结束后,张建宁导演分享了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的深刻感悟。他阐述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和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他表示,要成功制作这样一部纪录片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前期的规划,同时还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书籍和影像资料,才得以深刻了解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虽然是按90分钟浓缩了影片布局,但拍摄量远远超过实际的时长,将前期的工作做好做细才能在拍摄结束后更有把握地去斟酌成片的效果。对于这部纪录片,张建宁导演认为从多角度、多时空去构建叙事框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部纪录片最大的特色就是时空的跳跃和节奏的把控,影片不仅仅把当时的历史整个地展现出来,更是引发了观众对历史的思考与反思,这是纪录片工作者必须要肩负的责任。张建宁导演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学生的强烈共鸣,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纪录片创作的艰辛与意义。



       随后活动进入了火热的现场提问环节,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提出了问题。张建宁导演不仅详细解答了纪录片的创作技巧、前期调研等方面的问题,还分享了他在拍摄过程中的一些趣事和心得。导演谈到在他的拍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冲击点手法,一部纪录片的冲击点是指在深入制作纪录片过程中的一种感悟,实际上是需要后期剪辑不断调整才能达到理想的剪辑逻辑。而在同期声的选择上,重点在于如何构思影片。许多拍摄的工作在前期就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环境、灯光等布置需要在前期考虑是否贴合主题,在解答同学们困惑的过程中张建宁导演再三强调了前期筹备的重要性。这一互动环节为学生们提供了与资深导演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电影创作的热情。



       对话中,沈晓平老师认为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对于影片的创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他鼓励同学们要学会主动思考,享受困难与苦闷,从而更好地激发创作的灵感源泉。纪录片与剧情片本质上是主观认知的构建过程,它们都是不断靠近现实的方式。



       刘荃老师指出,纪录片是一种个人的表达、现实价值的呈现,它可以当作创作者的声音表达出来。虽然历史会远去,但它不会消失,创作者应该善于思考历史纪录的重要性。



       许波老师认为纪录片是极其有力量的,历史可以被记录和留存的,而时间可以赋予影片历史的力量,它带给观众的感触也将是巨大而强烈的。这部纪录片中切入的视角以及叙事结构,引起了强烈的对比和悬念,影片随着情节的推进逐步揭示了主题思想,这样的影像表达是十分精妙的。



       纪录片是琐碎生活谱成的诗,通过对真实的生活和真人真事的表现,展现特有的城市历史、文化、人物的故事。未来,传媒学院将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付诸行动。这次“纪录电影交流展映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影像行业的窗口,更促进了学术与实践的结合。相信在这样的平台下,南京艺术学院的传媒学子们将能够在未来的行业创作中崭露头角,为中国影视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